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青山不改,细水长流”。花前复剪,不仅关系着当年的产量,同时也是未来果园可持续发展、经济收益稳定的关键。 由于不同果园实际管理情况不同,所以花前复剪如何剪,简单通过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述并不全面。以此,我们从先从具体的去枝方案,转向如何以科学的角度去进行工作而进行阐述。 在普通情况下,花前复剪的意义,同时也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果树春季自萌芽开始,直到春梢封顶的这段时间内,果树的发枝、展叶、开花、坐果消耗的营养大多为去年果树根部及枝干内储藏的营养,在开花前,及时的对果树进行花前复剪,去掉冬季修剪中遗留的过密枝、病虫枝,减少无效的储藏养分消耗,可以改善由于去年果树肥水补充不足影响开花坐果的现象,集中营养,提高坐果率,增强树势,缓解后期疏花疏果的压力,减小大小年,稳定收益。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花前复剪是必要的。在萌芽后开花前,以能清楚分辨出花芽或叶芽为准。剪的越早,越能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集中营养供应开花坐果,提高果实品质。但是,由于今年来气候的不稳定性,冰雹、霜冻等难以预测的灾害性天气时刻威胁着苹果的产量与质量,如果无视冻害发生的概率盲目进行花前复剪,必然会导致产量更大的损失。 果农不易,于个人浅见,保证产量才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先保产,才能讲以后的高产、稳产。但保产,例如放弃花前复剪,在一定程度上又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 所以,在果树负载量相对的较大的情况下,对于花前复剪的度,应以地区为划分进行评判。西北地区,易发混合型霜冻,适当减少修剪量;地势低洼地区,易发辐射型霜冻,适当减少修剪量;根据以往冻害发生频率,适当调整修剪量。根据天气预警发布冻害发生信息,随时调整修剪量。 通之辨之,灵活运用才是正道。与其说该不该剪,不如说怎样剪能达到最佳的结果,将规避风险与预计收益有机的统一。这种辩证的思维,同样需要运用到修剪技术当中。 大年树,花多果多,种子产生的赤霉素增多,会抑制花芽的分化,导致下年的产量降低。所以在修剪当中,需要合理调整花量。同时,由于消耗过多的营养,此时还要注重复壮型修剪,稳定树势,提高坐果率。 首先,以枝为单位进行看花修剪。例如枝势较弱的下垂枝,采用回缩的方式缩至壮枝、壮花处,集中营养供应壮花生长,同时复壮该弱枝,刺激剪口下的枝条萌发。做到“大年花多花换花,中长果枝短截它,中枝缓放来花快”,减少明年发生小年的概率。 小年树,开花坐果消耗的营养较少,而供给花芽分化的营养较多,易在下年产生大年。所以,小年树需要少剪、轻剪,避免过多的进行回缩、短截,避免冒条。小年树由于结果少,养分多集中供应在花芽的分化与枝条的生长当中,所以要多留枝消耗一部分营养,以缓和树势。小年的花前复剪要做到“小年花少多保留,中长果枝不打头,中枝来把中枝换”。 树势强弱不一样,复剪方法也不一样。要坚持“强树迟复剪多留花芽,弱树早复剪少留花芽”的原则。对于旺树复剪,以缓放和轻剪为主。 一般对于幼树,其修剪重点是调整各类枝条,特别是对冬剪短截留下的枝条,可从顶部剪掉一到两个芽。主要是削弱枝条的顶端优势,促使下部萌发小枝,逐渐形成枝组。对各类缓放枝条,过密者要疏掉一部分,一般的要压平。旺壮枝要扭转基部下拉,对大叶芽枝要采取破顶芽或剪掉顶芽,防止单轴延伸。 作者:果业通网厚德至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