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自然界 ,大多数地方熊蜂都是一年一代 ,也有极个别的观察者报道在一定的区域存 在两代 (Mjelde1981)。
熊蜂是单只蜂王体眠越冬,第二年春筑巢产卵繁殖,先产生工蜂,一般在夏秋蜂群发展到高峰期时产生雄蜂和新蜂王,处女王交配后不断的取食花蜜和花粉,待体内的脂肪体积累充分时,再以休眠的方式越冬,而老蜂群在秋末冬初时就自然解体消亡。
也就是说 ,在自然界,熊蜂的授粉应用主要在夏秋季,对于冬季和早春的温室蔬菜授粉需求没法满足 。
但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可以打破或缩短蜂王的滞育期,即一年可以繁育多代。熊蜂的周年繁育,主要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键技术环节。
诱导蜂王产卵
即诱导野生越冬蜂王或人工饲养的经交配、打破滞育期的蜂王产卵,这是人工饲养的第一步,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像B .Lucorum(有性蜂成熟期) 和 B.Terrestris(在温度为 2 8~ 2 9℃ ,采用bbP诱导方法)一般会2周内开始产卵。自然越冬蜂王的产卵率高,而人工繁育蜂王的产卵率相对要低一些。
蜂群的发展
饲养环境是蜂群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包括饲养室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熊蜂的发育日期不象蜜蜂的那么严格,它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在某一环境下,从诱导产卵到成群大概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而在另 一环境下,则可能需要100多天,所以,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对工厂化熊蜂群的生产极为重要蜂群发展前期,发育较慢,在我们的试验环境下,从产第一批卵到第一批工蜂出房,大概需要21天左右的时间,后期发育逐渐加快,从第一批工蜂出房到成群 (60多只 )只需25天左右。
所以,在我们的试验环境下,从诱导熊蜂产卵到成群大概需要50天左右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产卵的蜂王都 可发育成群。其中有一部分需要淘汰,一部成不了大群。
像B .Lucorum(有性蜂成熟期) 蜂王258只 (1998年 4月 试验 ),成群 119群,成群率 46 12% ;B.terrestris(在温度为 2 8~ 2 9℃ ,采用bbP诱导方法)蜂王59只 (2000年 11月试验 ),产卵53只 ,产卵率 89 83%,成群32群.成群率 54.24%。
处女王和雄蜂的交配
在蜂群发展到高峰期时出现雄蜂和蜂王,大多数的蜂群先出现雄蜂.后出现蜂王;也有的蜂群先出现蜂王。后出现雄蜂;个别的蜂群只出现雄蜂或蜂王人工控制条件下熊蜂的交配,是 将来自不同群的性成熟的处女王和雄蜂放人交配室,在一定的性比和环境条件下交配。
我们观察到蜂王和雄蜂都可以多次交配,交配时间大多为30分钟左右.最长的可达 2小时之久。交配后的雄蜂不象蜜蜂的蜂那样立即死去.而且还很活跃.也看不出与其它雄蜂有什么不同。
在自然界,交配后的蜂王要经过休眠越冬,等第二年春才可筑巢产卵繁殖。商品化熊蜂群的生产.有时不允许有那么长的休眠时间,一般采用麻醉荆或激素等处理办法来打破蜂王的滞育期.
使其在很短的时间内经历了休眠期体内所要经历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打破蜂王滞育 期的目的,这一处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熊蜂繁育的成功与否。
处理后的蜂王。并不是立即全部用来继代繁育,固为熙蜂的繁育时间是由温室蔬菜授粉的需要来决定的。前面已经说过,在一定的条件下,B Lucorum(有性蜂成熟期) 和 terrestris(在温度为 2 8~ 2 9℃ ,采用bbP诱导方法)的授粉群繁育时间为50天左右,即我们应在温室授粉需要前50天开始繁育。
那么,50多天后刚好成群,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熊蜂的授粉寿命。对于不急用的蜂王,我们要想办法来贮存。选择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贮存.蜂王的贮存时间最长、死亡率最低? 我们主要从温度和湿度两个方面来 考虑这个问题。蜂王的高效贮存对于工厂化熊蜂群的生产极为重要 。
贮存后的蜂王,尤其是经过长时间贮存的蜂王,体内的脂肪体消耗较多,不宣直接用于繁育 ,而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激活.待体内的营养积累充分、卵巢管发育完全时再进行繁育。这一过程需要的时间一般为几天,主要通过温度和饲料供给量来调节这一过程激活后的蜂 王,又要进行如上描述的周期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