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苹果 +关注 已有1887人关注
开启左侧

[建园] 乾县梁山示范基地管理得失之"现代苹果园建园技术"

[复制链接]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果业通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0-9 08: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果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写在最前面:
    2004年11月西安果友协会成立以来,乾县梁山镇官地村的果农就在协会的指导下开始管理果园,时至今日已有8个年头,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些果园逐步改善,一些果农对现代果园管理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掌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一些果农走了不少弯路。为了把几年来的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同时提醒广大果农少走弯路,我们特此将乾县梁山基地的一些做法、一些经验及一些教训进行总结。形成乾县梁山示范基地管理得失谈系列文章,初步计划写6个方面:一是现代苹果园建园技术;二是高纺锤树形建造与管理;三是旱地果园保水措施;四是简易肥水一体化施肥技术;五是苹果腐烂病防控技术;六是苹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乾县梁山示范基地管理得失谈系列之一:
双矮组合 芽苗建园 宽行密植
现代苹果园建园技术

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果友协会综合试验站 史继东
111.jpg

      果树管理首先就得面对建园,建园规划以及幼树期管理说起来比较简单,但却异常关键,因为他对果树的一生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前期出现失误,对后来的管理影响深远,甚至事关成败。
       建园规划及幼树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关键的、影响深远的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对果树乃至整个产业的认识,是一种观念,而且认识和观念更为重要。认识和观念不到位,技术措施做得再好,在实际生产当中也难免会有一些陈旧的、落后的东西不知不觉的起作用,所管理的果树往往形是而神非;反过来说,如果认识到位、观念正确,即就是一些技术落实不到位,那也只是细枝末节,不影响大方向。所以,我们谈现代果园建园技术,首先分析苹果产业、把握果业发展脉搏,提高我们对现代苹果建园技术及建园模式的认识。
       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以来,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先后遇到成花难、果园密闭和劳动力短缺三大问题,而且三大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前一个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后一个问题有接踵而来,前一个问题稍有点眉目,而由于后一个问题的影响,前一个问题又变得扑朔迷离。比如:对于成花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基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就是通过缓放、拉枝、环割、扭梢、掰顶等技术措施来解决,可是,随着发展,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劳动成本的大幅度提高,使得我们没有办法落实这些技术措施,于是,成花又会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围绕这三大问题,我们先后进行了苹果促成花技术、密闭园综合改造技术以及苹果园省力化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而要解决这三大问题,首先着眼点就是建园模式。
      上世纪九十初年代。针对成花难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矮化密植的尝试,到了本世纪初,当果园密闭成为主要矛盾时,又有一些人提出稀植的做法,时至今日,成花问题、密闭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的同时,果园省力化问题又成为主要矛盾,面对这三个问题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局面,我们如何来破解这些难题呢?下一代果园到底该如何建呢?
       我们看看乾县梁山镇官地村果农是怎样做的。也许他们的做法能给我们以提示或者参考。

222.jpg

      乾县梁山示范基地建园方面的做法概括起来十二个字"双矮组合、芽苗建园、宽行密植"。
       一、双矮组合
       所谓双矮组合,就是矮化中间砧上面嫁接短枝型品种的一种砧穗组合,从乾县梁山示范基地来看,这种组合具有以下特点:树冠紧凑,不易冒条,适宜密植栽培;枝条节间短,短枝比例高,容易成花,枝条连续成花能力强,不易形成大小年;果个大、颜色好。乾县梁山示范基地40多户果农绝大多数都采用的是这种组合。具体是中间砧为M26,长度大约是15公分,其上嫁接为礼泉短富。在对基地40多个双矮果园调查,我们发现,在当地海拔830米、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土壤相对较为瘠薄没有灌溉条件的情况下,定植时矮化中间砧露出地面0-5公分最为适宜。例如:赵上利果园、赵建忠果园、赵建利果园等矮化中间砧露出地面0-5公分,果树长势中等,新生枝条拉到110度,经过一年的缓放就可大量的形成短枝并成花,无需其他调节措施,而赵水利果园,由于中间砧露出地面较多,达到10-15公分,表现为果树生长缓慢,不发枝、树冠偏小、亩枝量及产量上升缓慢,王新发果园,矮化中间砧入土太深,导致部分果树品种生根,果树生长过旺,不易成花。同时我们调查还发现,在赵上利果园,有十几株矮化苹果(M26矮化中间砧嫁接长富2号),表现为树冠偏大、容易冒条,比较难成花,对其上枝条拉枝到下垂(角度大于150度)并且还采取了多道环割、转枝造伤、抑顶促萌等措施,仍然难以成花,用于促成花的劳动量大幅度增加。
       我们知道,苹果树生长过旺过弱都不利于生产,所以我们就要采用不同的砧穗组合以适应不同的立地条件和肥水水平,达到建园以后树势中庸,容易成花结果,这样就会大幅度的减轻我们用于树势调节的用工。在实际生产当中,由于果园的立地条件千差万别,我们很难做到百分之百准确,但是有两点我们有必要明确,其一乾县梁山的立地条件和砧穗组合无疑是合适的,可以作为同一类型区域的参考;其二,如果树势过旺,我们就需要主要通过修剪措施来调节,如果树势太弱,我们就需要用肥水手段来调节,二者相比较,前者的用工量更大一些,技术措施更复杂一些,更难以掌握一些,所以,对于新建果园,特别是规模化建园,我们宁可让果树砧木控制的更强一些,然后我们再用肥水手段加以调节,从而实现省力化栽培的目的。
       对于双矮栽培的适应性问题,据我们调查,在甘肃庄浪县,海拔1450米,年降雨量400多毫米,有双矮栽培,并取得巨大成功,7年生果树亩产达到6000斤;在陕西凤翔、乾县、铜川、礼泉等地都有双矮栽培的果园,管理起来很方便,亩产连年达到8000-10000斤,无不取得巨大成功,所以,双矮栽培应该适应于我国大部分苹果产区。
       二、芽苗建园
       梁山示范基地果农采用芽苗建园,在当时并不是出于技术角度的考虑,而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当时市场上没有双矮的苗木,同时也是出于对市场销售的苗木品种纯度的不放心,果农购买普通矮化苗木后自己进行二次嫁接,具体操作是春季定植好苗子后,在其矮化中间砧上采取芽接的办法嫁接礼泉短富,嫁接后进行剪砧,将接口以上的苗木剪掉,结果歪打正着,这种建园方式具有以下好处:1.苗木纯度有保证;2.嫁接过程中无意间缩短了矮化中间砧的长度(大概只有15公分),后来的观察发现这种长度的中间砧比较适宜当地条件;3.芽接后进行剪砧,相当于对苗木进行了极重短截,大幅度的提高了苗木成活率;4.剪砧后当年,管理好的苗木可以长到2米高,一举奠定了果树中干的绝对优势,中干又壮又直,为后来的高纺锤形整形大好了基础,从根本上解决了M26矮化果树容易歪斜、卡脖子等问题。
        大家都知道,为了缩短苹果园的幼树期,采用大苗建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法国、意大利等苹果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大都采用带分枝的大苗建园,建园后第二年就会有部分产量。近年来,通过专家和有识之士的广泛宣传,大苗建园已深入人心,被大家普遍认可,然而,实际生产当中,我们会发现,我们首先很难找到符合标准的大苗,即就是找到这样的大苗,可是由于起苗、运输、贮藏等措施不配套,往往很难取得成功。国外的大苗一般都带有营养钵,大苗定植后不经过缓苗期,苗木生长快,达到快速成形的目的,而在我们国家,大苗的根系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一些苗木的根系也不符合标准或者在起苗过程中受损,大苗栽植后苗木成活率较低,缓苗期很长,不发苗,有些形成僵苗。不得已,在大苗建园时,为了提高成活率,又将苗木的分枝剪掉,甚至还必须定干,经过这么一折腾,大苗的优势丧失殆尽。所以,采用大苗建园,无疑是发展方向,可是在目前许多措施不配套的情况下,采用芽苗建园,或者用普通苗木建园后进行极重短截也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宽行密植
333.jpg

       宽行密植建园是现代苹果园建园的一个方向。宽行不但保证果树通风透光,从根本上解决果园密闭问题,同时,非常有利于果园作业,特别是果园机械化的实施。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劳动力成本日益提高,在不远的将来,果园实行机械化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而要进行机械化,通畅的行间是前提。由于果树定植后几十年不变,我们不能等到机械开到地头才考虑行间的问题,所以苹果园的建园规划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
       宽行又不同于稀植,稀植果园最大的问题在于需要花很长的时间进行果树骨架的培养,而且果树骨架培养的修剪措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许多初次接触果树的果农短时间内难以掌握,前一年修剪上的错误往往会影响下一年的管理甚至影响多年。对于稀植果园,一般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培养树体骨架,占领空间,然后才来培养结果枝组和结果枝,经过这样的过程,一般到7-8年才能见效益,在这漫长的7、8年中,许多果农投资难以为继,一些果农又会发展果园间作,果园的间作又会影响果树的生长。由于投资不到位,果树管理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果园建园技术要求采用密植的办法来解决果树幼树期太长的问题,这种宽行密植栽培模式,由于果树株间很窄,果树树冠很小,没有永久性主枝,成形非常快,主干上分生的枝条长度长够以后就立即拉枝控长,促使快速成花结果,一般3年就可基本占领有效空间,树形结构初步形成,开始部分挂果。
       关于株行距,我们一般这样认为,树冠半径应当和人的手臂长度相当或者短于人的手臂长度,这样就能保证人站在果树跟前,伸手就能够着果树中干,果树管理的时候,站在行间就能完成一面的果树管理,然后再在另一行间完成另一面的操作,人不必钻入果树内部进行操作。鉴于这个考虑,一般株距应当在0.8-1.5米之间。考虑机械作业行间应当在3.5-4米之间,即行距比株距大2-2.5米。
乾县梁山示范基地果园,由于是一家一户管理,在建园时株行距都不尽相同,有2米×1米、2.5米×1米、3米×1米以及3.5米×1米等,从目前的果树表现来看,以3.5米×1米是比较理想。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乾县梁山示范基地建园方面存在的问题:
       1.病毒病问题,由于建园之初选用的是市场上普通苗木自己进行嫁接的,从目前来看,果树病毒病非常严重,去年我们对基地几个果园病毒病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是几乎每个果树都带有病毒,个别果树甚至带有3种以上的病毒,这些病毒当中以锈果病和花叶病最为严重,对生产影响最大。
       2.基砧问题,许多果园基砧直接是有苹果种子育成,造成果树抗性降低、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
       3.行向和株行距问题,由于一家一户地块千差万别,许多果农建园时考虑地块有效利用,建园时南北行向、东西行向都有,影响光能有效利用。栽培密度上株距基本上都是1米,而行距从2米到3.5米都有,一些果农建园时只考虑架子车能进入行间,没有考虑机械问题。整个基地行向、行距不统一,影响果园机械的使用。
       4.栽植深浅问题,果农对矮砧果树栽植深浅没有充分的认识,栽植时比较随意,致使许多果树生长不一致。  


果业通网--果农朋友的好帮手 www.guoyetong.com

精彩评论18

莱州贤斌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0-9 08: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了学习了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郭城性感农民 发表于 2014-10-9 11: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这个太值得学习了 来个特写就好了看不清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123456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4-10-9 12: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看了学习了
天边野草 发表于 2014-10-9 15: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总结得很好,学习了。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海之蓝 发表于 2014-10-9 18: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学习人家的技术自己可以结合去实践。
果业通网----果农的好帮手
海边的苹果 发表于 2014-10-9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太好了 很值得好好学习的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马庄小衣 发表于 2014-10-10 21: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明年我要参照这种模式,建一处果园。
又回到了起点!
日月星 发表于 2015-4-4 21:4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失误要避免,优点要吸取,这是少走弯路的途径
果业通-果园管理好帮手
刘晓东 园主认证 发表于 2015-4-5 19: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烟台
学习学习
獭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果业通网QQ:319130946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果业通①群:146086010 果业通网技术交流    果业通②群:122489487 果业通网广告信息群

首页|关于我们|免责声明|广告合作|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果业通网 ( 鲁ICP备13013375号-3 ) 0535-6770109

GMT+8, 2025-9-16 10:47 , Processed in 0.103897 second(s), 28 queries .

Copyright © 2015-2016 果业通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